全面依法治国,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。开展普法宣教工作是实施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方针,同时是实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,可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,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。
首先,普法宣教可以保障企业有效地防范法律风险。对于防范法律风险这一点,举一个关于我国《劳动合同法》的例子,一般的企业单位,在聘用员工时,都会签合同。根据我国《劳动法》规定,劳动合同内容包括多方面内容,涉及合同期限、工作内容、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、劳动报酬、劳动纪律、劳动合同终止条件、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。
其次,普法宣教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,成为治理企业的重要前提。在企业的管理和日常工作中,依旧会出现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行为。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四条规定:用人单位在制定、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、工作时间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,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,提出方案和意见,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。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到法律规定的事项,制定员工休假及待遇的问题时,并没有经过民主决定,而是通过领导层内部直接决定,这直接导致文件缺少法律效益。因此,企业必须着力开展普法宣教工作,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知识和素质。
三、如何更好地开展普法宣教工作
不断变化的经济局势,企业不仅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,而且还必须意识到普法宣教的重要性。当今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企业普法宣教的工作提供契机,给我们营造了学习的良好氛围,企业员工也可以在其中得到颇多收获。
第一,针对如何进行普法宣教工作,需要从实际出发,从企业的领导层出发,让领导带头学法、守法,从而提升每一个员工的法律意识,进一步强化法制。
第二,着重增强企业领导层的法律意识。把领导干部作为重要对象进行培训,然后推进员工学法、用法,促进整个企业法制教育的深入。
第三,普法宣教要同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。普法宣教需要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,把法律条例运用到工作实践中,加强教育的效果。
第四,创新普法宣教的工作方式。企业可以定时的开展普法宣教活动,尽可能的丰富内容,创新方式方法,提升教育工作的效果,还可以结合报纸、杂志等媒体,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,大范围的进行普法教育。
要有正确地认知法律宣传教育,要把普法宣教真正落到实处。让每个人学法、懂法、用法,从而逐步提升企业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,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所有矛盾纠纷和问题,更好地防范法律风险。总之,企业需要循序渐进,让法律知识和观念深入人心,形成企业专属的法治文化,取得普法宣教更好的效果。
会议要求,一是全体员工要提高政治站位,充分认识“两整改两治理”工作的重要意义;二是各职能部门要切实负责,通力合作;三是各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要求自己,严守廉洁底线
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活动,全体职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,加强自身修养。
![]() |
![]() |